两天一边打包一边整理东西,每次搬家前一晚房间里就只剩下一些纸箱
tokyo style里面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于是顺便审视了一下自己的风格


长袖卫衣和毛衣最多
搬之前多少会回收一些旧衣服和旧书,虽然本来总量就不太多
捐掉了不少接近四五年的衣物,很多还是家人买给自己的

也包括我在内,家人在表达关心上都相当笨拙,会擅自买到不那么好穿和合身的大衣
从一开始的很努力去阻止,到后来会满足他们在精神上的主动付出

妈买衣服会往成熟小尺寸去买,爹买衣服会倾向学生味,不是穿得有点喘不过气就是看上去要回家写作业
前几年为了讨好社会规则在穿衬衫毛衣配领带,这招还挺简单好用

对穿搭本身兴趣不大,但对伪装身份和融入环境有一点点兴趣,完全根据兴趣去买的话,就会有诸如万圣节毛衣和热带海岛风衬衫的东西出现,朋友送的浮夸生日帽和花花围脖我也挺喜欢的

没有什么特别想彰显给别人看的个性,感觉自己没什么特别的个性草,翻那种生活美学杂志的时候会觉得在看天书,里面说的事情感觉很厉害但实际上搞不太懂jpg

那不就是阿宅嘛,从心态上来说自己是天生的阿宅style捏!


书当然大部分还是漫画和画册,喜欢的会买
美少女画册占比还真不少,最喜欢二次元的部分那还得是纸片美少女,漫画喜欢买过激一点的题材,暴力和欲望展现都挺喜欢,能调动情绪就会想时不时翻一下,也喜欢收集老漫画
文字书最多是社会历史那类,其他采访随笔比较多,食谱有几本朋友送的,灵修和推理各有一点,单纯的小说年代都比较老...当然二次元轻小说没算进去!

我不太爱看视野太大的历史纪实,更爱看微观一些或者角度更有趣一些的,电子书上面大部分都是人类学和宗教相关的,喜欢晚上睡前看几个小时

对书本身其实...还挺佛系的,没有那样舍不得实体书,即使曾经很喜欢也会果断卖掉
被朋友吐槽过卖书和送书都很无情,但我觉得有过看过的时光就足够了
如果物理的知识重量(累计的数量)阻碍了真正新的知识流动,就和脑子会忘掉一些事情一样,适当清理一些也没什么不好
优先会卖掉纸张/翻译不太满意的,尤其是纸张装帧太差的,翻起来都很没动力
即使同样是书籍,个人更喜欢好纸好翻译的版本,会去实体书店去检查纸张

但习惯会做读书笔记,一种文字拍照留影
时不时翻看的时候会顺着文字又去找原书的片段,如果是已经卖掉的书,次数多了大概又会想买个更好的版本回来(草)

一些非市面流通的出版物也老喜欢了,印量很少的杂志和不再印刷/禁止印刷的书籍之类的
不管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拥有本身的角度上来看都挺有意思的...!!


然后就是一些杂物

当时听朋友的建议买了一把德国刀,现在还是很好用,处理肉类和一些小香料都非常方便捏!
现在是百分百信了好刀能很大程度改善做饭体验这句话(。)

播放器和耳机是真的多,可能是电子产品里最多的,旧的新的加起来可能有个六七种,从ipod到walkman,从有线到无线都有
一半都是家人送的,还有一半是自己购入,因为大部分都太过耐用了导致一直没有回收掉,播放器和耳机迭代速度慢一点,然后就不知不觉竟然攒了好多,太草了!!

杯子种类也比想象中要多,有朋友家人送的也有自己买的
有自己购入的冷饮长杯,家人送的很有安心感的马克杯,还有朋友送的脊柱造型的磨砂杯,还有一些茶杯和碟组合
自己既不喝咖啡也不喝茶,两个都会做但都不爱喝,一喝就失眠草
即使如此该有的竟然都有
但真的一直很想去买露营风的杯子和一些咖啡器具...单纯从造型上会喜欢这样的物件,即使最后统统都会被我拿来喝热水和饮料(。

用不同造型的杯子喝水其实感觉不太一样的,很坚持这点(在说什么)


其他家电有过加湿器和熨烫机(偶尔烫衬衫用)
其他的...比较多的就是口罩和酒精,疫情之后开始习惯囤了

搬家之后会买一口新的炒锅
之后想买的种类是花纹独特一点的桌布,一些能挂在墙上每天看见的创作品,可能还想换掉一些餐具碗筷


组合起来的话...这不果然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嘛!!!!
暂时将其命名为普通的小市民阿宅风也不错

您可能还喜欢...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