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记

引用均来自于<圈外编辑>(都筑响一)

找到自己喜欢的书, 仔细地将它读进心里......试着模仿它们做出书就好了.

尽可能靠自己做书才是最重要的,多做一本是一本.

最开始的起点都是模仿.

...对创作者来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后者应该要找出看一百遍也会感动的电影, 一看再看, 把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这应该比看一大堆片还要重要许多.

评论家和创作者的差别, 大量的阅片适合评论家, 而也许创作者不需要看那么多.

二流实践者比一流评论家更了不起

照片彰显出摄影师意念的程度意外的高

谈到的是建筑摄影, 选用不同的相机和拍摄方式能够暴露摄影师的内心, 颠覆了我对摄影的一部分偏见, 作者会怀着庄重认真的心情去拍摄蜗居人的房间, 即使拍摄的是同一个场景, 不同人的结果也非常不同.

从未想过这点.

独立网络之外的现实社交网络是存在的, 而且就存在于我们一同生活的这一个空间.

以老人的生活圈为例子, 老人的交流很少用到网络, 网络的过度使用反而使人误解为信息的全部不过如此, 但实际上现实中的社交网络暗藏的信息非常多.

第一反应就去依赖网络是不行的啊.

我的目标是, 以一般读者代表而非特定领域狂热者的身份发问, 写出的报道要让原本对该主题一无所知的人读了也会感兴趣, 会想去那地方看看, 想见见那个人.

真好.........

"能画"跟"画得出东西"是不一样的.起跑后的辛苦跟过往没有差别.就是因为这样, 创作表现才会如此有趣吧, 要做出别人做不出的东西永远是困难的.

谈到技术发展后, 对创作的感想.

这本两天就看完了, 最近习惯做事什么音乐和声音都不放了, 自己太容易受到音乐的鼓动所以总是忍不住想蹦迪(考)

这位作者编辑很喜欢做很小众的题材, 比如暴走族和情人旅馆的设计, 做东西的源动力居然是"明明题材就在那里, 别人都没有做, 只能自己去做了", 真是强者的思维...!

其中还有写到, 明明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没有豪宅和名牌衣服, 杂志上却不断报道着这些, 明明是很脱离实际现实的专栏, 却很少有人指出这点.

没有什么爱看书的人越来越少, 杀死纸媒体的就是编辑自己, 做出重复而且无聊内容的同样也是他们自己.

全书想表达的都是没有什么事物理应高别的一等, 也没有什么事物理应自卑.

真是自由又快乐.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