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



七月下旬搬了家,这次住在了比较郊外的河边
八月中旬回老家了一趟,顺便去见见朋友
度过了两周的旅行时光,感觉如今心态和以前挺不一样了


这种杂谈记录下来如果不诚实一些就没什么意义了,可能会得罪人就是了
私事大多涉及有 ※比较复杂/非道德的情况,这篇暂不想讨论这部分归因但会写提醒,提前道歉,描述尽量写得温和一些
老规矩部分文字内容会折叠起来
标题和内容没太大关系,旅行之前刚看完《都柏林人》,很喜欢





人情



他冲过栅栏,喊叫她跟上。有人喊他往前走,他却仍在喊她。
她迫不得已地向他抬起苍白的面孔,像是一只孤独无助的动物。
她双眼望着他,没有显示出爱意,也没有显示出惜别之情,仿佛是路人似的。
——《伊芙琳》



折叠

甚至还没到家,这几年不知道的事情就已经先涌了过来

父亲问我记不记得自己的某个童年玩伴,我说记得,当作弟弟的
今年奉子成婚,婚礼上看上去像个小孩
理应来说要祝福,感性上做不太到,没想过祝人幸福这样的事情都会犹豫

老家的自由恋爱并不自由,受很多因素限制,听我父亲说老家的女性在家庭关系中会比较彪悍,我看谁真的信了谁就倒霉(草)
我问父亲当初为什么进入了婚姻关系

:那时候你为什么不出门看看,选在呆在老家工作
父:因为我很笨
:......我感觉你朋友交的不太好,都太贪眼前的东西了

在回家的车上脑子过了一遍记忆中那位弟弟的样貌,戴着眼镜,喜欢玩手机和电脑
弟弟的父亲我印象很深,一直觉得那位父亲自己就跟个小孩一样

好听点活到中年都是少年,难听点我觉得这样不太健康
最后也只能留下几句轻飘飘的祝福,这点再清楚不过,希望当下能幸福的心情是真的
这件事没有继续聊下去



喜糖里混进来一包咖啡粉,好好笑
宠你一辈子......有点老的情话语录了



温室种草莓的位置,老家的草莓挺好吃的
学生时代朋友家里还在务农,很早来玩过一次



司空见惯的云



折叠

回家连着几天都在家庭聚餐,老家乡下还会偷偷吃点野味
※请拒绝这样的食物!
端上来一锅完全不知道什么动物的火锅,没忍住问了一嘴,感觉要被抓起来
饭桌上从长辈嘴里听见经过夸大和评价的近况,挺刺耳的

高中时期有个同班同学和自己有些远亲关系,但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这回事
上学的时候座位有阵子比较近,平时互相问过一些题目

这么多年过去了才零零散散知道一些事情,得知了一些当时他为何那样怨恨学校和老师,又为何选择了用学习进行反抗
一问现在正在读博士,钻研经济学,经济学好
为了摆脱家庭的环境选择用十年为单位去努力,十年啊,挺狠的

如此愤怒的最后也会被说成【给那教育厅的爸爸脸上贴金了】作为结束
反抗者的愤怒完全消失了
我想我那微不足道的反抗在家里应该连笑谈都算不上,家里大部分人只看收入数字和地位,有借必有还,人情是要算清的,请保姆需要一起AA

我想如果自己的人生能为他们提供一些有趣的闲谈题材也不错,感情上早就不怎么能因为这些事情愤怒
亲戚每次都会提到以前偷偷怀疑我有精神上的问题,的确有段时间在家里太过沉默寡言
仅仅只是话少,在小镇暗地里会被这样看还真是可怕
最近几年学会了一些社交辞令,在家聚餐会努力积极一点应酬,家人说我现在性格变好了
如果喜欢这样的交流,那就这样吧

回头该干嘛干嘛,这是不得不有的人情


那天走路去附近一个遗址,还没到天就要黑下来了



小镇的人情味很重,是那样人和人必须要产生联系的感官,虽然也能理解一部分原因:在这样的地方,大家默认需要互相帮助才能生存下去

最近几年有在故意依赖一下家人,还是需要投入感情的......自己也变圆滑了一些



家人



遗址的雕塑,是纪念几千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
造型很有趣



折叠

有个关系微妙的堂兄
说微妙是小时候玩得很好,但青春期极少交流,小时候格外关照我,关照到其实有些困扰,带点地狱的说法

小孩子有的时候就挺残酷的,在兄弟姐妹之间年龄越小会越弱势,*会玩上有些恶劣的游戏

堂兄坚持要过来看我一眼,聊了会近况,他连着夸了好几遍 你一个人在外面真的很厉害
我说其实也没那么厉害啦,你有稳定的收入那才是更好的
是没想到这套社交辞令会用在这里

能感觉到堂兄在生活上其实很努力,但因为一些复杂的原因,加上父母也在场,没能问出口一直很在意的事情

堂兄的家庭产生过某些变故,一旦要问那就意味着要戳破某些表面友善的泡沫,一直以来被对方当作【弱势的一方】其实有些微妙,我不确定对方如今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堂兄太照顾我了,照顾到有些无法和这个人平等交流,多少年了还这样,一定得找个机会和他单独聊聊,但又担心聊崩给对方施加不必要的压力,老早以前和医生聊到这个问题对方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保护自己并且远离这样的关系】

所以我是家庭关系中弱势的一方吗,只要接受关爱和好处就可以了吗,只关注自己的人生就可以了吗,事实上精神上更想成为保护他人的一方就是了

这几年弄清楚了点自己的态度
我不太接受在家庭问题中选择无视问题,但相信时间能带走一部分情绪问题
家人的错误不代表我就能置身事外,因为我无法置身事外,这是最残酷的地方
问就是我讨厌不清不楚的东西,也讨厌看见相似的错误

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不受血缘束缚,到最后也不得不向这玩意投降,多少还是有点放不下,不做也不行,做过头了也不行,这件心事一放又是多少年

没能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打闹长大的兄弟姐妹,大多数都保持安全距离,这位又偏偏格外关注我一些。如果在他的视野里我是唯一的年下者,那我也不得不承担这样天生的责任

天生的责任是要努力和家人沟通【我在想什么 / 我想知道你在想些什么】
不这样做的话人和人是无法理解的吧,虽然做了也不一定会有好结果就是了
血缘本身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羁绊,只是被社会绑在了一起,所以体感上还是“身边的人”
这样讲还真是一点都不浪漫啊,唉.......

家不是家,家人不是家人的话,就和任何关系之间出现裂痕一样,缺乏了很重要的东西
这鸿沟事到如今究竟要怎样才能跨越过去,通过言语和行动吗
还是和医生的建议一样,从中“逃走”就好了呢,我现在能确认自己更倾向于前者
不擅长切断关系就只能去维系那点联系

只要家人还愿意坐下来听我讲话



宗教,鬼神,集体



在过了二十五年的婚姻生活之后,她已经再没有什么幻想。宗教对她成了一种习惯,
而且她觉得像她丈夫这样年龄的人,至死都不会有多大改变。
她的信仰囿于她的厨房,但若别不办法时,她也可以相信班希和圣灵。
——《圣恩》



没修完的公园边上能看见桥下
为什么要用这么红的灯。
一位大叔在下面练歌,视觉和听觉都不像在现实(...)



这次回家去了趟图书馆,应该是新翻修了没多久的
找二姐那边借了借书证,说真的还挺好奇老家的图书馆会放些什么书籍
和城市里的风味很不一样,一路看过去贼好玩



《保卫婚姻全攻略》 → 《找个好老婆9步骤》 → 《何为自我》
书架分类挺乱的,会突然混进来奇怪的东西,之后也看得见(草)


这类书还真不少,目测有几层全部都是这类,自己家里也有过几本这类相关的
考虑到环境,乡镇很多人还是处于性无知的前提下
小时候翻了一页家里的一本,意外从体位开始贴心教学,还带了古典插图步骤拆解,某种意义上确实很实用(...)
如今小镇的大家还是普遍认为性交之后会变成大人,性压抑下的教育没怎么变过



《吸血鬼狼人揭秘》
这类书特别多,小说区几乎一半都是怪谈悬疑类
后山上有狼人这一说确实是存在的,虽然我没有见过就是
爹提以前在乡下做记者,在深山里见过怪东西,他很信这样的东西



说起来童年有段时间整个镇上都在看《达芬奇密码》和《天使与魔鬼》
当时有个家人看完极力推荐,还信了教,不太记得时间前后了
也许是在二姐家里读过,但也许自己家里也买过



折叠

翻了下本地志(2017年编),上面记录了地理啊宗教啊水土之类的东西,比较薄,感觉像是目录一样的册子
上面记录的是大约十分之一信佛教(感觉主要是老年人),不到三十分之一信基督教,极少人会信仰拜物教(并顺便抨击了一下愚昧)

城镇本身就没多大,查了一下一条街上有教会和寺庙,因为小镇本来就不大,所以都离得不远
高中的背后是一家佛寺,靠近河边,毕业之后香火变得意外旺盛,传统节日甚至会有夜市,以前路过的时候其实感觉挺阴森的

爹:那家寺庙的主持其实很年轻,下班后也会开很贵的车回家的啦

老家有间天主教教堂(竟然),地图上找不到,但城教区的主教有过来参加活动
外街道上个世纪似乎有很多回族在生活,所以那条街上的清真寺是有历史的
基督教堂倒是普通在市区,要先承认当下制度才能承认其信仰

后几天去城里拜访朋友见到了真正的历史宗教建筑,气氛和面积完全不是一个程度
上学时期去过几次神学院附近散步,想到老家的信仰也和城市的教育相关,能感受到宗教的传播其实还是隐隐约约存在在各处,只不过不特意注意的话,确实就和空气一样

家里曾经接触过的信仰有拜物教和基督教,老家在葬礼上有独特的讲究,会唱歌跳舞
知道来了城里之后也看到了城里的习俗,搬家之前看到了一群人在街上烧骨灰

都市是更理性的。
在城市里你能够快速找到发家致富的样本,这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是一种模范,不管是做生意也好又或是投资也罢,成功的样本使得这条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通过裙带关系和指导,使得一部分人能够找到生活的目标,并且能容易踏实为之努力,这是更理性的努力和奋斗。

小镇有趣的一点就在于视野内你几乎看不到这样的样本,谁谁家赚了大钱这种事情偶尔从闲言碎语中听说,似乎大家的事业都处于停滞的状态,即使拥有互相帮助的关系,但无法给予自我一个可以看得见的目标,脚踏实地的努力变得更加困难
因为遥不可及,因为无法得知如何到达那样的“好结局”,长期只能生活于此的大家选择了更加神秘的做法,因为无法努力,能用到的只有自己虔诚的心,以此来更接近幸福



有关安全教育相关的书很多,毕竟老家野泳的小孩还不少
小时候每年还能听到隔壁哪个小孩淹死了,这种信息传得很快
话说这类放在图书馆,真的会有去野泳的小孩看吗。



在城里都没见过的新宿鲛系列,老家竟然还挺全
大泽老师的那本畅销小说写作技巧在国内比新宿鲛系列还出名
技巧那本挺好读的,边读边好奇老师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原来你是这种警察jpg



翻几本诗集





老家二次元,有品
不是那样的最新流行,是那种复古安心感(比划)



爱国诗词旁边放了本什么啊
...不管看哪张书架都会突然混进来这样的东西,有笑到



城里书店绝对不会出现的明星八卦书
小镇人也很爱看这样的八卦书来着,互联网普及了就没怎么见过了
没那么多人上网的时候,泡杯茶翻一下午明星八卦,惬意的



小时候看过林老师的漫画,虽然不是这部
人生的前十五年还是这样美少女眼睛画法,如今翻到这本,想到美少女画师的梦想破灭竟...有点悲伤!!!(草)




折叠

和爹又聊回一次事件,当时他还在偶尔做记者的工作
小镇在读初中的时候发生过一次恶性的集体事件,恶性到封闭了传播途径
离家里只有两条街的地方被烧得一片狼藉,警察都不敢正面应对,于是他那天提前下班赶回了家里

印象里的那天下午我还是和往常一样下课,看着天空的云,然而两条街之外却是截然不同的地狱,大家精神都到了临界点,于是小镇的约束开始崩溃,施行着对身边的暴力
又有什么好意外,这样的精神失常早就渗入了各种各样的地方,学校也不例外
内心隐隐知道了发生了什么,却还是只能走往常的路回家,尸体就在五公里内,直到现在还会时不时梦见走回家的那条路

可怕吗,好像不可怕,可怕的现实每天都在习惯,大家适应了这样的可怕
只有暴力能够阻止暴力,更大的暴力让这件事终于结束,但因为真相还是不清不楚,之后大家都蒙上了一层阴影,于是童年的最后一点期待也死在了那个事件里,事后自己进入了生理上的青春期,变得沉默寡言起来,精神上的好奇心流血流到现在

如果真的有鬼神的话,我倒是真的想问问它怎么看待这件事

即使大家在精神和性上都相当压抑,这个小镇表面来看非常有活力,家里种了很多花,远处的学校依旧会传来欢乐的笑声,在小镇的咖啡厅上都能感觉到店长很爱惜自己家的店铺,只是生活的话,老家也许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

只是单纯地活着,然后单纯地死掉,死后接受供奉和所有人的怀念,是这样的流程。
在镇上呆着的时候能很清楚感受到集体,大家没有礼貌性的距离,要努力去爱人和恨人,接受自己所在的位置,享受已有的幸福

想清楚之后,只是发现自己没办法融入这样的集体生活,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无法融入,觉得有钱了成家了就是幸福,能站在更高的阶层就能体会到幸福之类的事情,不知从何开始自己丧失了对很多世俗事物的感知力

丧失了(或许一开始也没有多少)也没办法,很多事情其实很好,无福消受罢了



老家集市的套圈游戏
莫名觉得自己能和摆着的玩偶共情(不要这样)



未来幻觉



他知道那些朋友是什么货色,他也知道那些女人是什么货色。生活的经历加深了他内心对这世界的怨愤。
但他并没有失去所有的希望。他吃完之后觉得比吃前好得多了,不再那么厌倦自己的生活,精神也不那么沮丧了。
如果他能碰到一个心地善良纯朴而且有点小积蓄的姑娘,也许他还能够建立一个舒适的小家庭,过上幸福的生活。
——《两个浪汉》



折叠

进城之后和爹的忘年交好友吃了个饭,是个文艺男大
早就听爹说自己和年轻人聊得来,也是极其少见主动跟我说过的社交,现在也不是男大了,方便还是这么叫了
那必须得见见的,各种意义上,家人很少提到自己的社交圈,一直以来好奇心拉得很高

在去城里路上的一座小餐厅里,吃了点当地特色
实话说这顿饭没什么意思

男大从电子设备聊到工作,从工作聊到自己,再从自己聊到电子设备,如此往复循环,聊自己聊世界,对身边的人兴趣寥寥

恶趣味的好奇心上来了问了几句平时有什么爱好

男大:有很多啊,总之要先赚很多钱
男大:总之先去赚钱

是活在今天和明天的人,疑似还是有点活在未来幻觉的人

常常觉得现代人很会将一个事件当作幸福的边界线,只要跨过这条线那么就一定会得到理想中的事物,于是一意孤行地朝这条线前进,二次元就算了,放现实中还真有些可怕
追求这种由想象组成的未来内心得有自知之明,外面看上去可以盲目自信,但内心得做好走不完的准备
可以骗自己明天和后天去工作,哄一哄自己还行,人之常情。但把想要的东西吊在眼前当胡萝卜,骗自己工作几十年,挺怪的,要是最后再冲出来一段婚姻,竟然也能算是迎来地球online的好结局
那些付出的时间在好结局面前当然都是必要的铺垫,积极一点去这样想当然可以

但逝去的东西终究是不会回来的这句也说腻了

并不明白今天努力工作和未来的幸福究竟有什么强联系,能相信的只有今天努力工作了,明天才能安然入睡

这样的想法其实也被朋友吐槽过很像人机,笑得!!后面会聊

倒不如说以前也有抱有一种空虚乐观的时期,那种感觉并不坏,能生活在一种微妙幸福中,也有一种微妙地照顾自己心情的感觉,但随着年纪大了逐渐意识到了社会时间的残酷,于是开始学着搞砸一件事情,哪怕其实不做这件事也没有任何影响

搞砸>>>>轻飘飘,天平就这样渐渐倾斜成了这样
对世界进行小小的复仇之类的事情,反正也无人在意的



活人(刻板)印象合订本



聊点见朋友的事情!



饭师傅突然掏出来几个玩偶,说是我前年给抓的娃娃
震撼,都金盆洗手(不是)这么久了,已经忘了



折叠

回去一趟挺多人提自己瘦了,纳闷体重也没有变轻,后来想起来每次回去都是冬天,只是夏天穿的更单薄一点

从老家先去了趟省内的城里,在朋友家借住了几天
城里的朋友住在租借区附近,也在附近上班,是以前打工认识的朋友,叫饭师傅

一天陪这位猛灌四大杯冰饮料,从早上喝到晚上,晚上那一大杯蜜雪冰城的柠檬水实在是喝不下了,蜜雪冰城确实厉害(...)

饭师傅喜好分明,而且有话直说,吐槽速度很快和机关枪一样,很有意思

饭:当年你在店里兼职的时候我对你的印象挺神秘的
:为何!!
饭:因为你对文具品牌还挺清楚的,感觉是城里的
:你这也太刻板了
饭:我当时想着应该是那种家境殷实出来体验生活的
:。我倒是想出来体验生活*



饭:你还记得那个谁(吧台的同事A)吗
:记得,受欢迎的帅哥
饭:只看脸的话我其实觉得另一个(吧台的同事B)更帅
:和他俩一起上班我压力大
:那时候还会有顾客专门来店里看他俩不是吗,有种把二次元的属性放在了真实世界,想起来有点胃疼草!!!
饭:虽然店没了,但有人偷拍的照片还在欸(打开SNS
:卧槽我不要看啊啊啊啊啊啊啊
:...打完工我都感觉自己心理上画不动那种(二次元)池面男了
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友:(同事A)当时就是给人感觉很健全啊~
友:反而当时感觉你不太会随波逐流,想的东西不一样
友:缺陷的意思在我这边反而有亲切的意思,因为我自己也有点缺陷在,我就喜欢和气质上很不幸的人玩
:好想吐槽但是,好诚实的发言啊



饭师傅是mbti信徒,聊着聊着总会突然想起插入mbti小知识,纯当整活工具去分析人际关系,各种意义上挺乐的

友:我是小蝴蝶我很脆弱的(浮夸)
友:嘛我喜欢真诚的人,对面要是有点装我可能就会不太喜欢了,绿老头我就觉得有点
:有的人是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嘛
:我不排斥带着面具的人,有时候有趣的
友:果然我和你喜好相反(拍肩膀)
友:但我喜欢纸片人的绿老头
:你是馋人家身子



饭:我觉得你像那个,修空调的师傅
:师傅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饭:我觉得你的确像个人机,那种检测到关键词就会输出文本的
:有吗!!!!
饭:就是有时候我很难过,然后你就像检测关键词一样突然用那套话来安慰我
:虽然语言有可能是借来的但是心是诚的啊!!!



和友人海啸一般的感性聊过之后明白了,社交有时会隔着一层人自己的滤镜,有人是想看到自己,有人想看到你,有人是想看到人的情感,凝视的角度不一样...感官上差得挺远的
很乐wwwwwww(很乐
用自己习惯的一套做法想逗友人开心,这次露馅了,没想到努力过的友善话语反而会变成障碍
有些意外,和饭师傅这几年其实交流的并不多,上来就能用纯粹的感性把我给骂哭
体验就像是和人以和平为前提狠狠打了一架,挺好的

虽然早就知道有人需要的是感情
需要的是强烈的爱与恨,是坚定的选择和至死不渝的东西
但通过纯粹的言语来了解可能还是头一回,大多数人都会为了双方的关系来隐藏一部分感性,也就是妥协,但饭师傅是能一本正经大声跟我说不想让我和其他人玩的朋友
是因为占有欲吗,友谊存在占有欲吗,这个回答也因人而异吧
唯一能肯定的是信任是存在的,人和人之间信任是难得的东西,要保护好

吵完之后我有点了解为什么饭师傅更喜欢真物,努力以自己的意志来生活,讨厌想要讨厌的东西,喜欢想要喜欢的东西,以感情为第一的生存策略,在必要的时候会通过言语来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样并不坏嘛...!

我喜欢伪物正是因为伪物并不是真的
同样的原因,友人因而厌恶伪物

有人喜欢后天的意志,有人喜欢纯粹的天性,因而选择了不同的生存策略
是真还是伪究竟是怎么判断的呢?



饭师傅在城里营业额最高的咖啡店上班
爱好是收集各种联动纸袋和周边徽章,这好像是两年的份,壮观的
这意志力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给饭师傅送了一束绣球
原本想稍微吓一吓对方的,结果对方说你要送花啊好啊,藏着干什么
各种方面真是输掉了jpg 感性人的直球威力真大(说什么)



不一样的明天



马候尼说,如果能搭乘一条那样的大船跑到海上去,一定非常好玩。
看着那些高大的桅杆,就连我自己也觉得,我在学校里学的那一点点地理知识仿佛展现在眼前,渐渐变成了真实的东西。
学校和家似乎在远离我们,它们对我们的影响似乎也在消逝。
——《一次遭遇》



饭师傅送我到车站,坐火车又去下一个城市找约师,借住了三天,谢谢约师

桌上摆着自己画给对面的生贺...
怎么说呢自己亲自看到还挺不好意思的(
同理还有无君的地雷风相卡,实物更是震惊





折叠

和约师一起听CD,一起打BL主题桌游,一起搬家具,仔细一想还真干了不少事情
约师家里有lamp的专辑《恋人》,这张果然是去哪里都必带的啊!!

:我想观察一下你这边的地铁和我那边的有啥不一样
约:地铁就是地铁啊

我觉得说得对,地铁说到底就是藏在地底的交通工具,后来调侃是城里的全自动冷链人肉车
因为回到了都市,体感上回到了熟悉的环境,主打一个来都来了那就去景点逛逛
第二天一起去爬了寺庙里的山,稍微迷信了一下烧香拜佛,感觉城里的大寺庙规矩和老家的不太一样,被香火烫到也是奇妙了

每次见面都会惯例会友善传递一下都市人特供版生存焦虑,问问双方的DDL



来点oc人笑话:
:你看这个车站名字叫松木场诶,兄妹家背景好硬
约:草wwwwww



折叠

和约师打神秘BL桌游,抽各种场景卡和台词卡,绞尽脑汁去飙经典男同本子台词,场面很好笑
为了cp成功上垒付出了很多脑细胞,前前后后出现了几对重量级

保健室老师 X 风纪委员 (攻受互换版)

一开始就抽到了在学校厕所干那啥的卡,双方就感觉是那种不该干的都干了但还没确认关系的
在保健室还被路人同学差点发现,最后圣诞节等人家风纪委成年了交换礼物才上垒,可喜可贺
风纪委带头违规啊,虽然这保健老师也不正常,意外地还挺配(。
玩到结局感慨一句怎么这么纯爱和健全,外面黄的透彻里面竟然是纯的



公司大少爷 X 跳槽社畜男(追妻火葬场)

因为一开始就抽到了欢送会的卡所以社畜男被赋予了跳槽属性
公司大少爷当晚一路开豪车决定打直球,想带社畜男去远方城市旅行并趁机告白
又喝了酒又成功住进同一家旅馆还以为有戏了呢,结果抽到一张BE卡
一首届不到的恋送给大少爷,社畜男最后还是跳槽,两人错过在职场,好现实的结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公司爱上同事是没有好结果的(说什么



知名Vtuber x 神秘兜帽变态男(搞笑结局)

玩的据说是最过激的一盒卡,原本很期待能出现什么过激剧情
前面还很正常在废弃医院,气氛紧张的很
结果抽到一张喊爸爸的卡,正当我在思考要怎么喊爸爸啊然后抽到一张友谊END
这尼玛真的就是兄弟喊爸爸啊,能做一辈子废弃场所探险家的搭档吗
......说好的过激呢,指探险画面很过激吗。



求神拜佛这辈子可能也没有个几次,平时还是习惯用行为去努力
和约师聊到创作难,能做的也只是今天的努力和明日的DDL,想做的东西努力做出来,剩下的就交给神明,整体不会让自己后悔就是胜利

希望那天的神明能听到约师的祈祷捏!!!



虽然Z君成年后就没怎么画图了
但莫名还是有一起在教科书上画垃圾的默契(。



折叠

今年年前就听说过幼驯染Z君也在同一个城里,很久没见了
和Z君是在小镇学前班就认识的,高中我留在小镇念书,对方去了城里读,大学修学位每周会去对方的学校上两天课,那时候会趁那两天一起吃饭

当时Z君主攻国际法,之后几年应该在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能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在我眼里还是挺厉害的

在小镇的背景下面学生之间社交圈很窄,小学/初中/高中的同班同学即使分班也会因为社交关系联系起来,喜欢和Z君玩是喜欢对方的个性和兴趣相投(小镇二次元jpg)

今年过年因为没有回老家,Z君说自己也没回家,对方现在的爱好是长途骑行,是那种几天几夜能骑行几百公里的毅力

Z:你包上挂了好多徽章啊
:嘿嘿,一种移动纪念馆,很多都是朋友送的
Z:我现在的包几乎什么都不会放
:长途骑行的话要减轻负重的吧
Z:但我有这个(掏出来两个橘子)

从包里掏出橘子就很可爱啊!!
自己到城里住之后几乎没有老家文化比较接近的朋友,城市大家都南北各异,因为认识的北方朋友更多一点,这几年北方口味也吃了不少,但幼驯染从小是同一个文化圈的

Z:我想吃辣的
:同意
Z:辣的!!!!
要吃辣的!!!!

双双闯进餐馆点了一堆辣椒,这个事件有小镇精神回魂的味道,事后想起来好神奇,小镇也包含一种吃辣的抽象的精神,好久没吃到纯正的青椒红椒味,怀念

边吃边用老家的方言聊一些最近几年的事情,恶补了对方三年的事

Z:之前工作让我(情绪上)不太舒服
Z:现在已经快戒烟戒酒一年多了
Z:我私底下就是烟酒都来啊

一开始是有点儿瞳孔地震,一想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

Z君整个人其实给我感觉没怎么变过,是会为他人着想的好孩子,长年积累下来的滤镜也许挺厚的
之前在《残雪》那篇也提过,对于幼驯染其实有点(没能一起画下去的)遗憾,但成年人的世界这样的遗憾通常不能太深入,所以原本也没打算和对方聊
没想到对方这几年说自己想法变了很多。

以为对方会当一辈子的好学生原来是误判,忘了对方从学生时代就比我聪明得多
不管是画图还是学业,目光会放在比我更远的位置,这样的东西是单纯的好学生不一定有的
不论工作什么,人都可能会走出环境中去审视自身,Z君聊到自己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时候

Z: 不是不能做这份工作,而是觉得真正想要的东西(正义与善意)不在这里面,会空虚
Z:在我们这边家庭暴力很难被法律真正惩戒,目前改变不了环境,但在读(其他国家)的书籍,能感觉到世界很大,有一些真的好的东西存在
Z: 兜兜转转想明白了,还是想要努力争取一下这样的好东西的

真好啊(泪)
曾经确实担心过,现在只想拿着写着我永远支持你的牌子挥舞(别
现在住的城市比较近,对方说这下终于不用过年的时候在小镇见面,可以在城里一起玩,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了

在车上想...能和Z君见上这一面真是太好了

然后喜提定位错误坐错目的地,被喊我去搬家具的约师拷问人跑哪去了
感觉每次打车都要出点意外这是什么奇怪的展开
→→ TO BE CONTINUE →→



都柏林



他没有伴侣也没有朋友,没有宗教也没有信条。他过着自己的精神生活,不与任何人交流,只在圣诞节去看看亲戚,他们死了时到墓地为他们送葬。
他尽这两项社交责任实是出于昔日的尊严,除此之外决不承认任何支配公民的习惯常规。
他驰骋自己的想象,觉得在某些情况下他会抢劫他工作的银行,但由于这些条件从不出现,所以他的生活也就平平淡淡——恰似一个没有冒险的故事。


他已经做了他觉得最恰当的事情。怎么能指责他呢?现在由于她去世了,他理解了她过去的生活一定是多么孤独,夜复一夜地一个人在那个房间坐着。
他自己的生活也会孤独的,直到他也死去,不复存在,变成一种回忆——如果有谁记得他的话。
有时他好像觉得她的声音传入了耳朵,又觉得她的手拉住了自己。
他静静地站着谛听。为什么他不给她留条活路?为什么他置她于死地?他觉得他的道德品性正彻底崩溃。
——《痛苦的事件》



旅行结束的前一天和阿灰见了一面,去吃了寿司,好满足
久违地吃了甜品,是芒果千层!!



折叠

在小镇度过的时光总是在幻想,幻想着明天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梦想自己变成了魔法少女去拯救这个小镇,想着大家要是能够心意相通,是否能够减轻死亡那样的虚无感
见朋友不止想一起享受快乐的时光,也会想关于人生的倒计时之类的事情,很多人一辈子的见面次数就是在两位数的倒数

身边的朋友听到有时候会笑我为什么会想的那么消极
我从没觉得思考死亡是一件消极的事情,离别也是一样
自己活着很容易感到后悔
并不是指选择了错误选项的感情,而是“明明还能做些什么”的感情

除此之外精神上需要的已经没有那么多了,觉得活着的必需品就那么一点
人生没有那么多只属于自己的东西

旅行之前正好翻完了《都柏林人》,回头一看都柏林无处不在
精神瘫痪何时才能结束呢?

在离别之前想做点什么就努力去做吧
反正再过几十年如今的大多数都会变得模糊不清
今年如果还有机会,可能还会去一个城市和一个重要朋友见一面

那么下回再见!!

您可能还喜欢...

2 条回复

  1. brutal说道:

    真实见见各种真实的人真好!看完脑子里冒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课本的知识自己真实体会到有种啊人类真是伟大的感慨_(:з」∠)_

    • tototo说道:

      真实世界既真实又带点苦涩的味道呢!书里的精神投射到现实的那一刻很奇妙,虽然是人类单方面的寻求现实的叙事性,但能借此体会到人类的伟大和美妙之处也…不错吧!!

回复 tototo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